小股東,大權力!
北交所上市公司美之高20日公告稱,公司關于《購買公司及董監高責任保險》議案被小股東否決了。這也是北交所首家準備購買董監高責任險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議案被否決得有點戲劇性。因相關方回避表決,最終由2名各持有100股的小股東進行表決,其中1人投了反對票。因同意票數未達相關要求,該議案未通過。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小股東投反對票可能并非針對購買董監高責任險這一件事。本次股東會美之高一共有14項議案,在其中的11項議案中,都有100股的反對票。
有受訪人士向記者表示,這其中可能存在多種情況,不太方便發表評論。不過如果議案通過了,那么就成了北交所第一家購買董監高責任險的公司了。其他公司暫未有發現購買的。
持股1手的小股東否決了議案
美之高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于2022年1月18日在深圳市龍崗區公司三樓會議室召開。
出席和授權出席本次股東大會的股東共7人,持有表決權的股份總數4915.45萬股,占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70.61%。其中,通過網絡投票參與本次股東大會的股東共2人,持有表決權的股份總數200股,占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0.0003%。
經與會股東表決,關于《購買公司及董監高責任保險》議案,關聯股東回避表決,同意股數100股數,占本次股東大會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50%。反對股數100股,占本次股東大會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50%。該議案未獲通過。
議案未通過的具體原因是,因與會股東表決,同意股數占比未達到《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規定的要求。
公告稱,上述議案未通過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也不會損害公司股東的利益。
此前,美之高公告了公司《購買公司及董監高責任險》的議案。議案稱,為完善公司風險管理體系,保障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權益,促進公司管理層充分行使權利、履行職責,促進公司健康發展,公司擬為公司及全體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購買責任保險。
根據《公司章程》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公司全體董事、監事對本議案均回避表決,本議案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責任險方案顯示,投保人為深圳市美之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保險人為,公司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主要管理人員。保額不超過1億元每年(具體以與保險公司協商確定的數額為準)。保費不超過40萬元/年(最終根據保險公司報價及協商確定)。保險期限為12個月(可續保)。
公司董事會提請股東大會在上述權限內授權公司經營層辦理公司和董監高責任險業務相關事宜(包括但不限于確定保險公司、保險金額、保險費及其他保險條款;選擇及聘任保險經紀公司或其他中介機構;簽署相關法律文件及處理與投保相關的其他事項等),以及在今后保險合同期滿時或之前辦理續?;蛘咧匦峦侗5认嚓P事宜。
滬深上市公司購董監高責任險較常見
據了解,滬深上市公司購買董監高責任險很常見。目前購買董責險中多為制造業企業,包括信息科技、生物醫藥、互聯網行業,此外科創板公司購買率也比較高,大約超過50%。
1月12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顯示,康美藥業向5.2萬名投資者賠償投資損失24.59億元。其中,5名獨立董事需要承擔2.46億元或1.23億元的連帶清償責任。即便按最低5%的責任比例計,相關人員也面臨超過1億元的連帶賠償責任??得腊负?,上市公司詢價董責險需求顯著上升。
自2020年的新《證券法》施行及瑞幸事件以來,上市公司對董責險的關注持續上升。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和2021年1-10月分別有逾170家和180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了其全新采購董責險的計劃。截至2021年10月底,在全國4300家左右A股上市公司當中已有超過650家投保董責險,投保率15.1%。
業內人士稱,買了董責險并不意味著董監高人員就可以高枕無憂、不作為。除了明確的故意行為責任免除,為了避免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因有保險而忽視盡責義務,保險公司也會根據公司治理情況設置免賠額和免賠率,其主要作用之一即是實現一定程度上的風險共擔。
與歐美市場相比,我國董責險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整體投保率和風險意識均有較大提升空間。業內人士分析,目前來看,主要有多個認識誤區:一是認為不犯錯就無需擔責;二是認為只要造假,即遭拒賠;三是認為董責險可賠付罰款;四是不會發生巨額賠償;五是重價格輕保障,保障限額不足等。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